工商企业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主体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
(一)产业
产业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产业风险
1、按国标对企业进行产业划分。
2、收集资料。首先需要评级业务人员搜集、整理至少一个行业周期的各种相关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公布的权威性资料;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行业内大型企业的公开资料等;该产业内的主要企业情况,包括经营规模、竞争优势、主要财务指标、生产能力、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地区分布等资料。
3、宏观经济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发展与企业所属产业发展的关系,产业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所属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影响程度。
4、产业特征。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资本、技术、雇员对本产业的重要性等;产业进入的门槛高低、难易程度、主要障碍等。
5、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一般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制定的行业发展规划及实施策略。分析要点:国家对该行业潜在的政策支持;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确定本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受重视和支持的程度,是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一般产业还是限制发展的产业;近期国家公布的相关产业政策,以及这些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6、产业景气性。分析产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的生命周期、景气程度。分析要点:通过了解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产业发展速度及产业发展的稳定性(稳定发展、发展波动大、发展波动很大);是否属于周期性产业,现阶段处于经济周期的什么阶段?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判别该产业目前是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还是衰退期,并重点对其在未来经济周期的低谷状态时的情况做出判断。
7、产业竞争程度。分析该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独家垄断、寡头垄断、还是竞争激烈;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
8、该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
(二)企业素质
企业素质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经营历史、技术水平、规模优势、股东状况、外部支持等。
企业素质包括领导素质、职工素质、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经济地理环境、股东状况、政府支持等方面(以工业类企业为例)。
1、 经营历史
主要包括企业设立、注册机关、注册地、批准机关、股东、隶属关系、改制、购并、主营业务、上市、资质等历史与现状。
2、领导素质
历任董事长、总经理情况。
现任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副总以上)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及行业经验;市场意识,开拓能力,决策能力,敬业精神,进取精神;信用意识,社交背景,社会声誉,奖惩记录;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及稳定性等。
3、职工素质
职工的文化水平、技术职称、年龄结构、培训情况,职工的来源与稳定性,职工的凝聚力,对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等。
4、技术水平
1)研究开发能力,是否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研发队伍情况等,科技投入(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重大技术成果、未来一段时期的总体研发计划等;
2)生产工艺及设备技术含量、先进程度、利用情况,与国内外同行业相比所处的水平;
3)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
5、企业规模
1)固定资产与职工数量。包括资产总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厂房面积或营业面积、职工人数、下属机构等;
2)销售收入。主要产品近3年产量、销售收入总额、利润总额;
3)经济规模。产品生产能力是否已达到经济生产规模,与同业比较的规模实力,企业在行业内或地区内的地位。
6、股东状况
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及企业对股东的重要性;股东的经济实力、资信状况,要求提供控股股东前三年的财务报表;股东对企业的实质性支持,包括资金支持、经营管理、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配套服务、人员委派等方面;股东的控制风险,如资金占用、价格政策、利润分配政策等。
7、经济地理及政策环境,企业拥有的资源、交通、能源等条件。
8、来自政府、政策等支持
(三)经营管理
1、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水平。
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产生及实际运作情况;外部监督的制度和执行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力;
2)管理体制。包括组织结构(包括下属机构、注册资本、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职责分工,企业经营决策的独立性;企业管理层的稳定性、经营理念的稳健性;
3)管理水平。包括生产经营、财务、投资、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分析包括审计制度、对高管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及实际执行情况;
4)集团公司分析。包括本部的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本部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调用能力、可支配资金额度等;集团内企业的交叉持股情况、关联关系;集团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
2、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
1)主营业务、生产能力的变化及配套情况,能力利用情况;
2)近3年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价格情况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3)重大经营项目或在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产能、投资额、资金来源、建设期、进度情况、预计收入及盈利等;
4)近3年的发展速度,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变化情况,增长的基础与质量。主要指标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率等;
5)多元化经营情况;是“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主业是否突出;
6)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市场的分布区域、产品的产销情况、成本构成、成本控制、产品价格敏感度、市场前景预计等;
7)主要产品的销售渠道、价格政策,营销策略,销售网络的拓展,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等;
8)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包括市场供应状况、采购渠道、采购政策、信用额度、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价格敏感度等;
9)分析集团内企业经营业务的关联程度、同业竞争或相互支持等情况;
10)要求企业提供下属主要子公司(资产总额或主营业务收入占合并报表20%以上)的会计报表,分析主要子公司近三年的经营状况及其对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影响;
11)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期货风险等;
12)经营效率。分析销售债权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次数等指标,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率高低。
3、未来发展
1)发展策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等;
2)未来3年的经营预测。主要包括主要产品产能、产量、销量、价格等;
3)未来3年的投资计划。根据重大经营项目或在建项目以及拟建项目情况,分年度分析投资额及其他资金需求;
4)未来3年的筹资计划。根据投资计划及其他资金需求,分析股权、债权及其他筹资安排、渠道等
(四)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会计、财务政策的风险取向,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资产构成及质量,负债构成及负债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的构成及盈利水平等。
1、近3年及最近一期财务资料来源、审计情况(是否审计、审计用途与结论)等,并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做出判断;财务分析以母公司报表为主,并根据募集资金的用途、母子公司的资金往来关系等,对合并报表、相关子公司报表进行辅助分析;对合并报表范围及其可比性进行分析。
2、会计政策,包括合并报表、收入确认、折旧、库存估值、准备计提、摊销和表外负债的处理等方面的方法及近3年会计政策变化趋势;如已采用“新会计准则”,应分析由于核算基础发生的变化,而导致经营成果、合并报表的变化以及对财务指标比率的影响;根据一般会计政策,对特定会计政策下财务数据的失真程度进行评估。
3、财务政策,包括股权、债权融资政策,长期、短期债务融资政策、对外提供担保政策、财务风险控制政策等,分析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政策是趋于稳健的还是激进的,以判断企业的整体财务风险。
4、资产构成及资产质量
1)近3年资产结构及变化趋势;
2)近3年资产质量及变化趋势。分析资产的真实价值是认定企业资产质量的关键,如企业资产相对于账面价值被实质性地低估或者高估时,一些财务指标就失去了意义。
资产质量主要分析:应收款项的帐龄与准备计提情况,应收款项的集中度,主要欠款单位的资质;存货质量,产成品的库存时间与周转情况、坏账准备计提情况等;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质量与投资回报情况,以及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变现性,被投资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坏账准备计提情况等;固定资产的成新率、闲置、报废等情况;经营性租赁资产情况;无形资产的评估增值等。
3)使用合并报表时,应分析下属主要企业的资产质量,及其对集团整体资产质量的影响。
5、负债构成及负债水平
主要分析企业的资本实力、债务结构与负债水平,了解公司理财观念和对财务杠杆的运用策略。
1)股东权益的构成结构与稳定性;股东权益的质量;资本实力;
2)企业的派息政策、利润分配政策、资本金增加的机制与政策等;
3)近3年债务特征及变化趋势,包括债权人、金额、偿还方式、期限、利率、担保方式等;债务期限、币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全部债务的偿还期限分布、偿债计划;
4)近3年负债水平及变化趋势,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等,以及变化趋势;担保比率及其变化趋势;
5)目前获得银行授信情况(包括总额、授信银行及授信额、授信条件等);对于集团企业,应分析本部及汇总的银行授信情况;
6)对外担保情况(主要包括被担保人、担保性质、金额、期限、逾期情况、被担保人资信情况)等;
7)未来3年的债务水平预测
根据经营预测、投资计划、筹资计划等对未来3年债务状况做出预测。
(1)短期债务、长期债务预测;
(2)债务水平预测。根据债务额及其结构的变化,预测未来债务水平。
6、盈利能力。主要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的来源和构成,并对影响企业未来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1)近3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的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2)近3年净利润状况,包括稳定性、变化趋势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状况;
3)盈利水平,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4)经营活动的获现能力,分析现金收入比率、现金利润比率等指标;
5)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产品定价空间,并由此判断企业能否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与盈利水平;
6)分析固定费用负担(如利息支出、汇率变化、提取坏帐准备、资产损失、子公司股权收益/损失、诉讼准备等)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7)未来3年的盈利能力预测
根据经营预测、债务预测等,对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折旧、摊销、利息费用等做出预测。
7、现金流
1)前3年现金流量分析
(1)近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净额及其构成、稳定性及变化趋势与原因;
(2)近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净额及其构成、稳定性及变化趋势与原因;
(3)近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净额及其构成、稳定性及变化趋势与原因;
(4)近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稳定性及变化趋势与原因;
(5)近3年现金收入比率、现金利润比率及变化趋势与原因。
(6)近3年现金流状况综合评价
2)未来2年现金流量预测
现金流量预测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预测、投资计划、负债预测及筹资计划等,对公司提供的现金流量预测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1)经营现金流预测。根据经营预测,参考前几年的经营情况,考虑未来2年的产能变化、产品销售价格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存货、应收款项等变化趋势,预测未来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
(2)投资现金流预测。根据投资计划、收回投资等,预测未来2年投资现金流;
(3)筹资现金流预测。根据筹资计划、偿债计划、分红计划等,预测未来2年筹资现金流。
(五)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债务偿还信用纪录,债务偿还能力。
1、近3年信用记录,包括银行借款、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偿还情况;
2、整体债务短期偿债能力
1)近3年流动比率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2)近3年速动比率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3)近3年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利息偿还能力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4)近3年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本息偿还能力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3、整体债务长期偿债能力
1)近3年EBITDA利息保护倍数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2)近3年债务保护倍数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3)近3年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债务保护倍数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4)在考虑债务期限结构情况下的偿债能力;
5)考虑对外担保情况下的偿债能力;
6)未来3年EBITDA利息保护倍数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7)未来3年债务保护倍数及其稳定性与变化趋势;
8)偿债高峰及未来3年到期长期债务偿还能力。
(六)备用支持
1、资本市场再融资便利
资本市场融资(如短期融资券、长期债券等债券融资;上市、增发、配股、增资、扩股等股权融资)的历史、计划及其可能性。
2、银行备用信用支持
1)银行授信情况,包括授信银行、合同、使用情况、剩余授信额度及其使用条件、可用作短期融资券备用信用支持的剩余授信额度;
2)银行对本期融资券所出的特别信用支持等;
3、其他信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