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主办:广东省企业信用联盟办公室   

       《华南信用管理论坛》组织委员会

2024年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GD2024XY031

 

一、项目概况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南沙港区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交通运输部、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由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具体举措,总投资75.83亿元,其中,广州方占股65%,佛山方占股19%,中山方占股16%。投入运营后,成为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参与“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出海口,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位于龙穴岛中部挖入式港池内,东南侧紧邻南沙一期码头,陆域西南侧有物流园区及铁路中转站,北侧与粮食通用码头扩建工程隔海相望。设计年通过能力490万TEU,目前以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为主,未来拟开辟东南亚、非洲等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年限为2018-2022年。2018年9月30日,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织了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开工动员活动;工程施工分为水域疏浚与陆域形成、水工土建、供电照明安装工程、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装卸系统采购四个标段。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底,开始实船联调测试;2022年7月28日,正式投入运行。

二、项目规划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把握国家关于“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和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导向,紧扣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发展目标,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等重要指示,结合广州港智慧港口战略定位,适应港口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向,立足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新建的全自动化码头,集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一体,并制定了全球领先的、具有广州特色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简称IGV)、堆场平行布置侧面装卸、国产软件系统、港区全自动化”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方案,着力打造成为新一代智慧港口标杆。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陆域面积约120公顷,建设2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海轮泊位,码头长度为1460米;12个多用途集装箱驳船泊位,码头长度为984米;4个工作船泊位,码头长度为200米。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水域面积约146公顷,水域范围为口门内的回旋水域、港池停泊水域等。

三、智慧港口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作为新一代智慧港口,拥有全球领先的智慧港口功能,包括5G技术应用、先进数据中心、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智能车辆调度系统、智能闸口、智能理货、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平台、岸基船舶供电等。

1.智能导引车

全球率先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IGV上,其驾驶级别相当于无人驾驶L4级,定位系统主要基于卫惯导航定位系统、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使用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促使港内集卡升级为IGV,基于5G通信技术,进行港内的无线运输,取代现有自动化码头磁钉导航方式,大幅降低项目投资;采用锂电池变频驱动形式和定点自动充电设计理念,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实现零排放和无限续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港口。

2.自动化单小车岸桥

配备自动防摇防扭、船型扫描、防撞保护、智能着箱、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识别等功能,通过高清全数字视频采集系统,实现对集装箱船舶的智能装卸作业和对IGV的全自动化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作业流程简化,提高装卸效率和精准性,整机重量轻,设备造价低,相应基础设施结构造价成本也较低,高度契合了绿色节能、经济高效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自动化单小车岸桥在全球率先大规模应用。

3.悬臂式轨道吊

单悬臂轨道吊负责自动化堆场集装箱收箱与出箱,可实现堆场内对IGV的全自动化作业,自动进行翻倒箱,采用堆场智能派位、全场调度等系统,实现轨道吊无人值守全自动智能作业;双悬臂轨道吊可对港内侧IGV全自动抓放作业,对港外侧集卡远程操作作业,实现交互区装卸作业互不干涉,是内外部交通流切分的关键所在。

    

4.堆场平行布置侧面装卸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成功突破主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布置的局限性,利用IGV将集装箱运输至每一个堆场箱区内,在自动化区域内完成“江海联运”流程,是堆场整体布局的升级,为国内外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5.AI智能闸口

智能闸口系统由视频流集装箱箱号自动识别、箱型识别、ISO 代码识别、危险等级识别、箱门方向识别、箱子在集卡上的位置识别、铅封检测、集装箱体验残、车牌识别、条码扫描、人机交互、电子地磅集成、自动放行控制、集中控制中心、缓冲区等子系统组成。与码头生产操作系统(TOS)、海关平台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6.AI智能理货

AI智能理货系统是一套集岸桥集装箱箱号识别、集中管理运维等业务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采用人工智能AI+OCR视频流识别技术、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算法技术,大幅度提升箱号、箱位等识别率和稳定性,综合识别率达98%以上。

7.5G远程控制

5G通信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的局限性,实现高带宽、低延时、高安全可靠的传输服务,并发挥5G边缘计算技术的能力,满足码头专网对网络通信安全性、私密性、业务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运用5G技术作为岸桥、轨道吊、IGV的通信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形成双链路保障。

8.人员定位管理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由智能定位安全帽和系统管理平台组成。智能定位安全帽具有北斗实时定位、自动报警、无线传输等功能。将智能定位安全帽和人员进行绑定设置,工作人员佩戴后进入场区执行作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区域人员位置,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报警。系统可接收、记录、查询智能安全帽和人员轨迹,实现人员的高精度实时定位功能,打造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过程结果并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四、基础设施特色

1.国内领先 ——“海绵”港口

港口工程中率先引进海绵城市的概念,生活辅建区通过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来控制雨洪期间的径流总量、峰值和污染,堆场区域采用下凹型场地设计思路,可集水4万m³,提高纳洪减灾的能力。

2.国内领先 —— 轻质土应用于港口

新材料泡沫轻质土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应用在港口工程中,由于材料具有胶凝性、自竖立性与轻质性的特点,可有效治理岸桥陆侧轨两侧不均匀沉降的质量通病,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3.国内领先 —— 钢管组合板桩

国内率先采用钢管组合板桩结合钢拉杆结构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深水码头;该水工结构陆上施工便捷高效,经济合理;可减少开挖、抛泥和砂石料回填,促进环保,降低造价。

4.国内领先 —— 综合管沟应用

综合管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即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它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的麻烦,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

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采用无人IGV实现集装箱的水平运输,使用综合管沟能极大方便场地内管线的检修维护,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以及减少对自动化港口运营的影响。这是国内率先将综合管沟大规模应用于港口工程,在港区内设置“三纵五横”综合管沟,管线入沟率超过65%,有效解决港内管线分布零散、管理困难的问题,有利于减少运行维护成本,方便日常检修。

 

五、项目意义

1.提升通过能力

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江西岸,主要服务于西岸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南沙港区一期、二期、三期已基本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有利于提升南沙港区集装箱泊位通过能力和靠泊能力,缓解到港船舶靠泊紧张的现象,缩短船舶在港总停时,降低货物周转运输费用,保障腹地生产企业的持续发展需求。

2.成为区域港口合作的典范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由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提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更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3.树立行业标杆,推动港口经济生态圈高质量发展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融合了世界前沿科技和多样化的码头平面布局,形成具有高度适用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发展路线,在智能、效益、可靠、稳定、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有效提高整体作业效率、设备利用率,降低投资、操作、运营成本。同时,水平运输机械采用北斗导航等融合定位技术,使项目具备大规模复制推广的基础,对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以及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为中国民族企业打好“基础底座”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秉承“坚持本土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理念,充分发挥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联合上海振华、华东电子、华为、海格通信(北斗产业)、西井科技等多家民族品牌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将自动化设备、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应用,为中国民族企业打好“基础底座”,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建成后,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推动南沙港区集装箱能力布局更加完善,整体能力提升促进规模运输的优势更加凸现,成为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全面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出海大通道。同时,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以其创新的建设理念和运营方式树立起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标杆,不断提升广州港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促进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自动化码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您当前所在位置:

广东省优秀信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