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双转移创举:校园对接产业园

   改革开放的前30年,广东依靠“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抓住了以轻工业为主的第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契机,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辉煌。
  2008年,站在广东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历史起点上,在广东面临产业低端竞争力弱、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人口结构素质不够优化等一系列发展难题,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和区域竞争,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了推动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决策。同时,为了推动和承载珠三角产业的转移,促进粤东西北跨越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又创造性地建设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对珠三角地区来说,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可以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对于山区和东西两翼来说,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破解工业化滞后难题的新引擎。可以说,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是“双转移”战略的重要成果和主要载体,是粤东西北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
  然而“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不是简单的“加与减”,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提高技术含量,随着企业技术更新,技工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
  招技工难 困扰园区企业
  2011年底,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我省部分园区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调研表明,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对人力资源需求十分强烈,参与调查的398家企业,目前共有员工59258人,未来3年(2012—2014年)共需要员工95774人,绝大部分为技工;是目前员工总量的1.6倍,且每年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落户于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匹思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空调配件、压缩机活塞生产的企业,几十万的数控设备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技工短缺每年约有100多名,限于技工短缺,目前企业无法满负荷生产。同在园区的广东新侨钢结构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可移动钢结构房屋等产品的企业,企业副总经理熊小鹏说,技术人才难招,特别是会看图纸的焊工、冲压工更难招。公司正是因为缺乏焊工配齐生产线,无奈选择将部分工序外包出去。
  更困扰产业园区企业的是大部分普工几乎都是刚刚转移的农民工,技能素质整体偏低,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手机研发、组装的企业,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但为了提高员工技术,每年都投入几十万培训资金,这无疑加重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企业又时时刻刻在担心员工的流失问题。
  专家认为,目前企业普遍遭遇招技工难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同时,招工难的背后是“稳工难”,员工流失率高,企业不敢或不愿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投入,进而又加剧了员工的流失。员工流失,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又增加企业招工和培训的成本,是当前普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产业转移呼唤技能型人才
  技校为产业升级输送新血液
  如果说,广东在上一轮国际分工中赢得比较优势是依靠“人口红利”的话,那么广东在下一轮国际分工中赢得比较优势将是依靠“人才红利”。
  2010年,省委书记汪洋在东莞看望慰问技术工人时强调,广东要当好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必须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使广东经济从“肥胖”变得“强壮”,从“有体力”变得“有技术”,做到经济要转型、企业要创新、工人要升级。他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要继续狠抓先进制造业,又要加快发展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提升传统产业。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强大支撑。
  确实,技能人才又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而珠三角工业的“肌肉”近年来膨胀迅速,对“血液”的需求旺盛,“供血”不足必然影响产业成长。在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爱龙威机电有限公司正谋划生产流水线改自动生产线,如此一来,产能翻番,从现在的一年3个亿可以提升到6个亿,现在一年需要的普工量将全部转换为技术型蓝领,同样的人数,企业的盈利能力却提升了一倍。肇庆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已经着手进行生产管理优化、新型技术系统导入,全面自动化,抛光、电镀等由机械手代替,每年大约需要技术蓝领100多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将是对技能人才的扩张性需求。
  去年6月,汪洋书记率广东省代表团在德国访问时指出,广东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提升传统产业,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强大支撑,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给技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当前全省上下全力以赴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广东技工教育以培养一流技工为目标,坚持以现代产业发展为引领,紧贴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全省百所优质技工院校与包括现代产业500强和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在内的千家重点企业对接,实施“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生产实训中心,促进技能人才与产业的“无缝对接”。瞄准现代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力度发展适应我省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加快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强化民生服务功能,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体系,深入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农村劳动力转移、退役士兵学员和在岗职工等的技能培训。2007年以来,全省技工院校为我省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100多万人,促进我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成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转换器”。
  技工院校对接产业园
  破解园区企业人力资源困境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告诉笔者,去年10月,省委部署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提出开展校园对接产业园行动计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迅速组织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技工院校,全面对接36个省级产业园区,针对当前产业园区用工需求,开展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优先配置急需的技校毕业生、推进招工招生的“校企双制”合作办学、在岗员工技能提升服务、在园区设立技工院校校区或分校等服务,着力帮助解决企业招技工难问题。
  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曾经因技工人才短缺而几乎陷入困境的广东强华汽车印刷发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辉告诉笔者:“新的强华公司2010年投产后,2011年产能就达到50万台套,产值5个亿,5年内新强华的年产能将达到200万台。”目前强华公司无刷发电机行业排名已列前茅,按照李云辉自己的估算,5年后的强华很有可能成为行业内拥有自主品牌的老大。曾经遭遇人力资源困境的强华为何峰回路转?转机来自于该公司与梅州市技师学院对接开展的“校企双制”合作办学。
  2010年开春伊始,学校与强华电机有限公司双方通过“校园对接产业工程”订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强华输送技术人才,并进行“校企双制”培训人才,开设“强华”冠名班,并在工业园设立分校,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强华培养和储备人力资源。如今,梅州市技师学院产业转移园分校每年的毕业生便成了园区最稳定的技工来源。
  “这种"双园"对接的模式很好。”肇庆市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顺生认为,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稳定、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许多企业认为,“校企双制”通过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共同制订实施招工招生计划,校企共同拟订编制教学计划,校企共同编制开发课程教材,校企共同选派组建教师队伍,校企共同协调组织开展教学,校企共同研究设置专业,达到多元融合与共赢。如今,校企双制”也为园区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渠道。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与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校企合作办学,顶岗实习的学生占整个普工人数的10%左右,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正好解决了企业年底“技工荒”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企业在学校办“冠名班”和车间,学校在企业建分校,成为校企联姻的有效方式。人事行政经理赵琼华高兴地说:“企业在学校办"西可"冠名班,并把设备搬到学校,建车间,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阶段提前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文化。这种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经过前期的顶岗实习,毕业后有一半以上会留在"西可",流失率很低。”2012年1月,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西可”分校揭牌成立,分校让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参与培养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产生效益的人才再直接输送到车间。同时,技工学校老师还在分校为企业培训大量在岗员工。
  校企双制:培养技能人才最有效路径
  据了解,为切实帮助园区解决人力资源困境问题,在校园对接产业园过程中,大力推行“校企双制”培养模式,通过整合院校和企业双方资源,探索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校出学位,企业和学校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校企双制”的招工招生,员工也是学生,发挥了学校教育机制的稳工作用,员工稳定了,企业培养员工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就得到稳定、提升。
  当许多企业在为找不到心仪的技术工人心急火燎、头痛不已的时候,佛山的用工大户德国欧斯朗(OSRAM)佛山照明(000541,股吧)公司却始终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员工队伍,技工人才的流失率尚不到10%,欧司朗培训经理夏晋说,这要得益于与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的“校企双制”合作办学。
  学校与欧司朗照明有限公司从1995年开始合作,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为该公司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欧司朗照明有限公司职业培训顾问直接指导合作培训工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设置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进行人才评价。
  “德国有着世界上最先进制造业,而德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则源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模式。这种先进模式把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而我省技工院校推行的"校企双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中国的"双元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说,技工院校与产业园对接就是采用“校企双制”的形式,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教学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充足,使技工教育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
  在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过程中,“校企双制”的内涵和形式丰富多样。在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与技工院校合作,成立“宝信”班;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分别与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的3家企业达成共建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培养“校企双制”班学生的协议;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与深圳罗湖(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河源航嘉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双制”合作方式,定向培养“电子电工与制冷”专业200人;深圳技师学院根据地方产业布局,与水贝珠宝产业园的福麒珠宝公司等骨干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围绕深圳珠宝产业链,培养珠宝首饰创意设计、生产制作、销售采购、检测鉴定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82所技工院校与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共计262家企业达成了1880项对接合作意向。对接合作项目主要涵盖了为园区企业优先配置急需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校企双制”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设立技工院校分校、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与工艺改进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技工难问题。
  专家视点
  校企双制: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破解产业园区企业人力资源困境,关乎我省“双转移”能否顺利成功。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园招技工难,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培养渠道。而在校园对接产业园工程中,“校企双制”则是一个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认为,技能人才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机制和体制上,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市场不能很好地接轨。
  陈宇认为,德国企业出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人员流失,并可从职业学校获得直接上岗工作的技能人才等方面考虑,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展“双元制”教育培训,被企业认为是一种战略投资。在中国企业却没有这个意识,如今广东通过把“校企双制”引入产业园区,缓解了企业“技工荒”,企业参与培训的意识就会慢慢增强。
  在陈宇看来,只有与产业接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是保障知识型蓝领供求良性循环的利剑,广东特色的“校园对接产业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制”是一个破解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这种探索不仅为产业园建立了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渠道,也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人力资源困境。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本版撰文:李坤媛 马晓芬 陆骏宇 余靖中

2019年8月22日 15:5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