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业先进模式

纽约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曼哈顿模式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150万人。目前曼哈顿的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曼哈顿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市地产估价总额的53%。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80—90年代达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上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老城的华尔街CBD金融区,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中城是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著名建筑都坐落于此,许多非赢利的办公机构(如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都集中在中城。相关的专职事务所(如房地产、广告业等),以及商业服务业也迅速聚集发展起来。
  1.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纽约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刺激了面向全球的市场需求,从而诱导了曼哈顿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开始,纽约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所占GDP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由199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7%,上升了11个百分点。银行业和证券服务的发展最为显著,1991年纽约银行业的就业岗位超过65000个,证券、商业经纪和交易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到129000个。从服务业内部的产值结构来看,1990—2000年间商务服务所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大幅上升,从1990年的18%上升到2000年的23%,上升了5个百分点。1991—1999年,纽约商务服务业增加了258100个工作岗位,占纽约服务业就业增长的42.7%。商务服务业包括四个分支行业:专业服务、辅助服务、计算机服务、其他商务服务。其就业结构分别为,专业服务占44%、辅助服务占32%、其他商务服务占23%。在专业服务内部,人才服务就业所占比例26%、其他商务服务23%、法律服务19%、会计服务9%、管理与公共关系服务11%,这5个部门的就业占到商务服务总就业的85%以上。曼哈顿CBD的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就在纽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据纽约市1993年统计,各行业在曼哈顿集中的情况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简写为FIBE)占89%以上,商业、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的一部分)将近86%,制造业59%,服装业高达69%。从空间的布局看分为两大部分: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是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的云集之地;而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云集了世界一流的名店、娱乐厅、酒吧等商业服务业。
  2.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源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
  金融服务业在曼哈顿聚集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曼哈顿的中心地位由来已久,经济集聚是曼哈顿不断向前的动力,曼哈顿一直享有投资家优先考虑的地位,巨额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不仅投放于街道、码头等基础设施,而且投放于高级住宅区和办公大楼,这使得曼哈顿一直保持先进和现代的设施,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曼哈顿存在大量提供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的人群。曼哈顿的居民无论在教育程度还是在收入水平方面,都远远高于同属纽约市的其他城区。在曼哈顿的居民中,大多为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他们成为金融服务供求的主要客体。此外,曼哈顿的收入水平也保证了金融服务的消费。1980年,曼哈顿的人均收入为10863美元,是同城的布朗克斯(4502美元)和布鲁克林(5779美元)的2倍左右。1993—2000年曼哈顿地区就业人数增加了12.9%,2000年曼哈顿地区就业人数占纽约就业总人数的66.06%,同期,曼哈顿地区人口占纽约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9.2%。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又向一些部门集中,以2001年为例,金融保险业就业占了17.27%,信息服务业占了8.35%,零售业占了6.76%,房地产租赁业占3.95%,教育服务业占4%,专业技术服务业占14.37%等等(如图)。就业人口向金融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集中,反过来又推动着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服务消费企业在曼哈顿集聚。
  3.政府的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构建外在形态,形成有效载体,城市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规划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曼哈顿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纽约市政府進行了积极规划和有力调控。比如,为了解决曼哈顿CBD因产业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纽约市政府对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采取了一些调控手段,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其平衡健康发展,加强纽约商务贸易中心功能,增强吸引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在西部建了许多办公楼、住宅楼、展览中心等,而且修建了穿过市中心区的地铁。随后,政府又颁布了曼哈顿南部规划,在岛南端建成了宽阔的环型高速公路、世界贸易中心、1.5万套公寓及办公楼。这样,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改造后的曼哈顿CBD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为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东京新宿模式
  京是国际大都市中的后起之秀。东京市中心传统上由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都心三区构成,千代田的丸之内是东京IFC的主体,国际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用地达到饱和状态,办公面积达1700平方米,占三区总量的60%左右。东京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模式采用了老中心区与多个新中心区分层次并进策略,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求。中央商务区除丸之内金融区、新宿商务办公型副中心区和临海商务信息区三个梯次外延的层次外,还在东京大都市圈和东京湾开发区域整体规划中,进一步把东京市外的幕张副中心和横滨纳入了MM21规划。由此可见,东京的商务区便组成为网络结构,现代服务业集群也就具有了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1.城市发展模式为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东京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既不同于美国纽约为代表的中心区就地膨胀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伦敦城市为代表的中心区抑制发展模式,而是形成了市中心区膨胀化发展和外围地区多点截留双元战略。
  在历次规划上,东京一直坚持在大都市范围分散城市职能的策略,特别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完善的“多核多圈层”结构,包括市中心区、8个周边副中心区(含新宿、临海)、9个外围特色新城(称业务核城市,含幕张、横滨)组成的完整体系。但在实施战略上,由于担心严格限制中心区的发展“会妨碍东京固有的活力,有可能失去市中心的永久性”,因而主要采用引导策略(如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和补助),而非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
  因此,虽然副中心区的发展有效,但市中心区仍显示出商务功能发展的强大吸引力。城市的不同发展模式影响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东京的每个区并不是在城市的每个功能上都居于主导地位,它们的主导地位分别集中于某些行业,即金融、批发、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产业,这些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东京大都市区城市功能转型和集群的重要特征,从而使东京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特征。
  2.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生产服务业集群发展
  与纽约、伦敦不同的是,东京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仍是日本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京一直是日本最大工业中心,此后因工业外迁,其工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
  1987年东京的工厂数量、工业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12%和7.3%,仅次于爱知县、神奈川县和大阪府,居全国第四位。从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产品竞争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东京的很多制造企业纷纷迁到国外或横滨一带。在工业转移的背景下,东京出现了一批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从而保持了东京主导工业的发展态势。例如,以大田区为中心的产业综合体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核心区。工业的这一转变改变了原有工业产业内涵,更多地表现为向生产服务业延伸,出现与工业有关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随着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逐步向“技术立国”转换,东京“城市型”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以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研究为重点,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并将“批量生产型工厂”改造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型工厂”,使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产业融合,这就是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主要特点。
  3.政府政策支持和专业人才优势是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为东京的城市发展制定了框架,将东京定位于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并将东京及其附近地区改造成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品基地(KITAGAWA,1989),东京湾地区由原来的出口导向产业带改造成一个商贸中心。政府还通过政策来支持东京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东京商务功能的发展。政府从政策上强调核心区商业功能聚集的重要性,提倡功能混合,并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扶持东京商务功能的发展。
比如,对于人口集中、交通拥挤的问题,东京都市区政府在规划中采取了区域方法控制政策,扶持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此外,政府的政策信息源作用和拥有的审批权,也促进了各种政府办公功能和大公司总部集中于东京。东京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金融、银行、保险、物流、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从而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东京集中了日本17%的高等院校,短期大学和27%的大学生,东京还拥有占全国1/3的研究和文化机构,其中大部分是国家级的。而且,东京吸引着大量的科研机构在此聚集,尤其是那些与首都活动和产品研发关系密切的科学、工程研究部门。在东京,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占总人数的34.27%。这些人才储备,为东京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令人敬畏的印度服务业
  印度的服务业世界闻名。国际上曾有不少学者把中国和平崛起的模式成为“中国制造”,而把印度的崛起模式定义为“印度服务”,这虽然有些牵强,因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决不是某一个方面就可以实现的,但多少可以看出,中印两国发展侧重点的不同。
  1990年至2003年间,印度服务业对GDP增长所贡献的比重达到62%,而中国的这个数字仅为印度的一半左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服务业一直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由此可见,服务业不仅已经成为“印度模式”的亮点,而且也是印度政府下一步重点规划发展的重点。
  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了十三年,但现在,中国可以从印度的发展中学到不少经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印度强大的服务业。欧美经济学家们把靠服务业起家的印度和靠制造业取胜的中国进行对比,争论优劣。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发展服务业,印度不仅避免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投入,而且还在全球形成了竞争力。
  印度软件与服务企业全国联合会新任主席卡兰-卡尔尼克,原是娱乐界资深经理,在出任现职之前曾担任印度“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的老总。谈到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他说“我要向全世界宣传推广印度这个品牌。我要让印度与IT就像法国与葡萄酒、瑞士与手表一样成为同义词。”印度通过加大投入发展软件业,从而推动了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他们的成功使其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仿效的榜样。对此,卡尔尼克表示印度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产品质量、服务和效率而不是成本上与对手展开竞争。在他看来,产品质量、服务和效率是树立一个品牌的关键所在。
  卡尔尼克指出,印度IT产业一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就不必担心中国、菲律宾等国家采取价格竞争手段。他说:“我们保持竞争活力的惟一方法就是跳出成本竞争的圈子,转向我们有优势的领域。”他强调,印度服务业应当在“确保质量的连续一贯性、增加产品新功能、发展多方面联系和产品舒适性”等方面多加努力。他说:“从长远来说,注重品牌建设对印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不仅是在软件业印度人走在了中国的前列,而且,他们也试图在其他相对落后的服务业领域比如商业等保持印度服务大国的地位。在世界各国兴建大型购物中心的热潮中,印度人也不甘落后,而且雄心勃勃地想一举拔得头筹。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通往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的高速公路旁,正在兴建一座占地400万平方英尺(约合37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泊万辆汽车的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已经被开发商命名为“印度购物中心”。按规划,整个建筑群由4个部分构成,并附带修建大型人工湖和山景,以形成背依青山、面临绿水的景观。据悉,该购物中心初步预算耗资150亿卢比(约合3.33亿美元),2007年底竣工。
  开发商发言人向媒体透露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美国购物中心”,面积380万平方英尺。而届时建成的“印度购物中心”面积将超过“美国购物中心”,名列世界第一。而且“印度购物中心”的经营理念是,不能仅仅包含餐饮、娱乐、购物、休闲这些常见的销售概念,而是要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节日庆祝、婚礼庆典、体育赛事和旅游观光等更多的项目融入其中。
  印度在服务领域的雄心壮志由此可见一斑。

2019年8月16日 16:02
浏览量:0